一个新的监管工具正在铺开,用于评价药品、耗材和医疗服务。
2025年9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发文,将在北京、辽宁、江苏等11个省级地区,开展真实世界医保综合价值评价试点,为期三年。
真实世界研究(RWS),不再局限于理想状态下、设定严格标准的临床试验,而是在现实环境中,基于真实临床应用数据,评估医药产品的效果到底如何。
据《财经》了解,2021年左右,国家医保局已经开始布局RWS,之所以在2025年开始推广落地,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国家医保信息平台逐步成熟,全国超10亿参保人的诊疗数据提供了基础。
国家医保局要将这些数据变为证据,支撑医保决策钱要花在哪、花得值不值。
“肯定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做RWS,这也会增加企业负担,医保有自己的遴选逻辑。”一位医保系统人士告诉《财经》。
弥补决策中的不确定
真实世界研究会影响到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吗?
上述医保系统人士表示,可能不会成为一个必选项,但一些现有证据不足的,确实值得关注。
2024年初,一位卫生经济专业学者接到国家医保局人士的电话,他们需要关于真实世界研究方面的专业支持,而且是长期支持。
此时,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已经实施五年,创新药占比越来越大,从2019年的32%提高至2023年的97.6%。
医保部门的决策风险随之增加。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芬等人撰写的文章指出,由于这些创新药准入后使用期短,而且单臂试验上市药品增加,准入评估时的不确定性、决策风险增加。
这也是全球趋势,为了让患者能尽早用上救命药,一些创新药在缺少部分证据的情况下,先获批上市,但要在一定时间内补足证据。
最近刚停产的阿尔茨海默病用药“九期一”,就是典型案例。九期一在2019年有条件获批上市,2021年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价格由895元降至296元。到2024年,年销量已超210万盒。
然而,九期一的药品注册证在2024年11月到期后,未能如期完成续期审批,停产至今。
对这些“不确定”的问题,真实世界数据恰好可以作为补充。
2018年,国家药监局启动使用RWS支持药品审批。“药监部门应用的领域比较窄,现在医保部门要使用的范围更大,所以很多工作是从头探索。”一位卫生政策研究人士对《财经》说。
根据试点计划,医保要的是上市前后、准入前后、续约前后、立项前后等医药医疗全生命周期的研究数据。未来,RWS将从临床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公平性、可及性、创新性、患者体验等多维度做全面评估,来支持医保科学决策。
尤其是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是否合理、有多少价值,目前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细致的评估,因为没有成熟的、科学的工具可以参考。”上述医保系统人士说。
谁是优先目标?
按国家医保局的试点计划,要在2027年底前,推进十个“真实世界数据支持药品医保综合价值评价”选题的落地实施。
“这十个课题,每个倾向的研究产品都是有具体遴选标准的,比如占用医保基金比例较大、有社会舆情关注等。”一位业内人士介绍。
医保部门希望企业主动参与进来,鼓励其开展创新药真实世界研究,为此在2025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称,将推动研究结果与药品目录准入、续约、调整医保支付范围等挂钩。
2021年,药品集采已经用上了RWS。国家医保局指导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20家医疗机构,选取第一批集采的14个中选药品,对比真实世界中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14个中选药品的研究,涉及心脑血管、神经精神、慢性乙肝、肿瘤等疾病治疗药物和麻醉剂5大类药品,用药患者样本量超过11万例,时间跨度达两年。
研究表明,在临床真实诊疗环境中,14个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疗效和使用上等效,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上述医保部门人士认为,“很难说某一类药品就更需要真实世界研究,应该要具体品种具体分析。通常来讲,对于治疗效果安全性、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确证的,价格费用成本效果不符合预期的,都是可能考虑的角度。”
2023年,海南率先成立真实世界数据医保创新应用中心。不少药企为了增加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筹码,主动参与在海南的研究。
“当时还费了不少劲,可惜最后没能进入医保,和药物经济学相比,做一次真实世界研究的成本也不低。”一位药企人士略带遗憾。
作为试点的海南,已印发《三医真实世界数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025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有效期五年。
上述业内人士介绍,“这两年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海南都向国家医保局独立提交了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来支持,当然这与药企是否主动参与无关,医保有自己的考量视角。”
试点会向全国铺开吗?
按照计划,RWS试点工作分为三步。
第一阶段2025年启动,初步制定规范、启动数据治理、组建人才队伍;2026年是最为关键的第二阶段,要产出一批初步评价成果;到第三阶段,试点地需要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试点能否铺开关键取决于,在这几年,医保获取高质量数据方面的执行情况,因为RWS最大的问题在于干扰因素太多,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推进数据治理,重点在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相关的病例病案、检查检验、用药用械、手术记录等临床数据是否完善和规范,特别是能反映患者临床结局的疗效、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数据。
“医保的优势是全国的数据都在一个平台上,但主要是结算费用数据,而要支持高质量的RWS,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这些没有和医保的系统打通,都储存在每个医院系统里。”上述业内人士说。
据《财经》了解,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健委已经就RWS的数据共享进行过沟通。
医保部门考虑出台一些政策,来鼓励医院对接。如对医药数据规范上传的定点医药机构配置相关政策,对于积极参与数据收集的定点医药机构,则配置价格政策。
一句话,医保要增加RWS的影响权重。如在省级层面,新增或调整医用耗材可收费目录、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立项以及支付目录的支撑性证据,同等条件下给予RWS更高证据采信优先级。
“RWS能否优先使用,还是取决于数据质量是否过硬。无论如何,RWS都会越来越重要。”上述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