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的北京,来广营蔬菜批发市场的灯光已经亮得刺眼。苏文的丈夫握着小货车方向盘,车轮碾过寂静的街道,车厢里的空菜筐子晃荡着发出“哐哐哐”的声响——这是2010年到2022年间,他们每天几乎不变的开场。
每天早晨6点,苏文准时守在自家位于北京天通苑一家超市大卖场里的菜摊前,把刚运来的各样蔬菜码得整整齐齐。沾着露水的菜叶透着新鲜,等着超市8点开业后第一批来买菜的老街坊。
那些带着泥点的青菜、带着烟火气的闲聊,正在标准化的浪潮里、在零售业发展进程中成为远去的背影,但小菜贩们也在寻找新的出路
凌晨3点的北京,来广营蔬菜批发市场的灯光已经亮得刺眼。苏文的丈夫握着小货车方向盘,车轮碾过寂静的街道,车厢里的空菜筐子晃荡着发出“哐哐哐”的声响——这是2010年到2022年间,他们每天几乎不变的开场。
每天早晨6点,苏文准时守在自家位于北京天通苑一家超市大卖场里的菜摊前,把刚运来的各样蔬菜码得整整齐齐。沾着露水的菜叶透着新鲜,等着超市8点开业后第一批来买菜的老街坊。
“消失”的小菜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