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快速发展、行业价格战升温的背景下,部分传统车企正面临严峻的盈利挑战。上周,广汽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当季归母净亏损17.74亿元;与此同时,北汽蓝谷也在同期录得11.18亿元的净亏损。广汽集团在公告中将此归因于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需求结构快速升级导致汽车销量与盈利下滑等综合因素。这或意味着,在市场转型期,即便是大型整车厂也难以独善其身,不得不承受战略调整与市场内卷带来的短期阵痛。
与传统车企的亏损形成对比的是,科技公司正在加速实现商业化。上周,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小马智行宣布其与北汽集团联合开发的第300辆第七代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已下线,与此同时,小马智行与广汽集团合作的第七代Robotaxi也在加速量产,计划实现年底千辆级联合车队规模的目标。与此同时,英伟达与优步展开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优步股价在消息公布后一度上涨3.5%。
在销售端,电商平台的入局则试图以全新的方式搅动市场。京东汽车联合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推出的001号“国民好车”完成拍卖,其最终成交价定格在7819.3399万元。这场拍卖起拍价仅1元。然而,京东方面随后回应称,正在积极联系该出价者,并提示若用户最终未能完成支付,将结合具体情况对车辆做出妥善处理。
【大公司动态】
广汽集团、北汽蓝谷Q3亏损
10月24日,广汽集团公告称,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1.06亿元,同比减少14.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7.74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的净亏损43.12亿元。业绩变动主要是受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以及需求结构快速升级导致汽车销量与盈利下滑以及上年同期如祺出行港股上市估值溢价,利润总额同比减少等综合所致。
同日,北汽蓝谷公告称,第三季度营收为58.67亿元,同比下降3.45%;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前三季度营收为153.84亿元,同比增长56.69%;净利润亏损34.26亿元。
长城汽车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1.23%
10月24日,长城汽车公告称,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12.47亿元,同比增长20.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8亿元,同比下降31.23%。前三季度营收为1535.82亿元,同比增长7.96%;净利润为86.35亿元,同比下降16.97%。本报告期公司实现销量和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同时因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导致收益波动。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21%
10月20日,宁德时代披露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
特斯拉Q3营收高于市场预期
10月23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营收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预估263.6亿美元;每股收益0.39美元,上年同期0.62美元;公司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0.5美元,上年同期0.72美元,预估0.54美元;第三季度毛利率18%,预估17.2%;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39.9亿美元,预估12.5亿美元。
小马智行年底联合车队规模将突破千辆
10月24日,小马智行宣布,与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第300辆第七代无人驾驶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正式下线。小马智行表示,该车型目前正在开展测试验证工作,为今年下半年在北京、深圳的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与广汽集团合作的第七代Robotaxi车型也在加速量产进程中,双线并举共同推动小马智行实现年底千辆级联合车队规模的目标。
滴滴在墨西哥上线纯电车型
据滴滴出行消息,近日,滴滴在墨西哥的出行平台上线了500辆纯电动汽车。这也是滴滴在拉美推出的首个标准化的专车品类。
英伟达与优步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研发
当地时间10月23日,英伟达宣布正与优步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双方正共同探索如何利用基于大规模真实驾驶数据训练的基础模型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进步”。今年1月,两家公司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加速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理想汽车回应MEGA起火事故
10月24日,理想汽车针对理想MEGA起火事故回应称,“事故发生时,车门顺利打开,驾驶员和全体乘客全部安全离车。我们安排了专人前往现场处理,目前消防部门也已介入,我们会积极配合消防部门的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开展后续工作。”网络视频显示,10月23日晚,上海徐汇区一辆理想MEGA在行驶途中突然起火。
京东001号车拍出7819万元
近日,京东“国民好车”001号上线京东App,并在“京东拍卖”频道开启预订。京东app显示,该活动出价超23000次,最后获拍价为78193399元。据悉,该车被命名为“埃安UT super”。率先搭载“广汽华为云车机”技术,并基于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技术,在同级车首次配备500Km续航大电池,并支持99秒换电。
巧克力换电计划2026年建成2500座以上换电站
10月21日,据巧克力换电消息,随着济南高新汉峪金谷站巧克力换电站落成,全国巧克力换电站突破700座。巧克力换电计划2026年在全国超过120个城市建成2500座以上换电站。
吉利10亿元成立吉曜通行控股公司
10月22日,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浙江吉曜通行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谢世滨,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电池制造、电动机制造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荣耀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
10月22日,荣耀宣布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在核心技术与功能落地层面,双方将推进跨端生态与AI智能体融合,并在高精度蓝牙车钥匙等领域推进技术迭代。此外,双方也将在渠道上也展开合作。
蔚能电池增资至约21.4亿元
10月21日,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18.7亿元增至约21.4亿元,增幅约14%,同时部分高管发生变更。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赖晓明,经营范围包括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蓄电池租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欣旺达推出新一代固态电池
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欣旺达推出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能量密度达400Wh/kg,在<1MPa的超低外加压力下循环寿命1200周。欣旺达预计在今年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欣旺达相关高管称,公司也已经成功开发测试了520Wh/kg能量密度的锂金属超级电池实验室样品。
新石器公司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
10月23日,新石器公司(Neolix)宣布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联酋磊石资本(Stone Venture)领投,并由高成投资、信宸资本、鼎晖VGC、朝希资本、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及某大型互联网公司联合领投。本轮其他投资人还包括君联资本、高榕创投、善水资本(Templewater)、恒旭资本、亦庄科创二期基金、华泰天府数智基金等,云启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小米、奇瑞汽车公布购置税补贴方案
10月24日,小米汽车发布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凡在2025年11月30日24时前完成锁单,因小米汽车生产、运输等原因导致车辆需到2026年完成开票交付的用户,可享受“跨年购置税补贴”。补贴车型包括小米SU7系列、小米YU7系列及小米SU7 Ultra系列。补贴金额将根据车辆在2026年购置时较2025年政策产生的购置税差额计算,通过尾款减免形式发放,最高不超过1.5万元。
10月26日晚间,奇瑞汽车公布购置税补贴方案,将对符合条件的用户全额补贴因购置税政策调整产生的费用差额,确保用户不因跨年开票承担额外购置税支出,单辆车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1.5万元。适用车型为旗下部分品牌车型(奇瑞、纵横、星途、捷途、iCAR)所有符合2026年减征购置税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的产品(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具体以工信部发布的减税车型目录为准。
【行业风向】
2025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超340万份,置换更新超660万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效促进绿色转型。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7.2%,带动1-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24.4%,市场渗透率达52.1%;其中9月市场渗透率达57.8%,实现七连增。同时,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今年前三季度,报废汽车回收量734.5万辆,同比增长47.9%。据有关机构估算,累计可回收约710万吨钢铁、92万吨铝、93万吨塑料,推动减碳超2100万吨。
上海市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10月23日,上海市经信委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上海市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宣贯会。会议要求,一是汽车企业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自觉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等网络乱象。二是网络平台要加强对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等的网络水军、“黑嘴”的甄别管控,健全平台涉企侵权信息投诉举报、争议标签、一键关联辟谣内容等产品功能,防止虚假信息误导公众。三是行业协会要引导行业加强自律建设。要形成合力,持续净化汽车行业网络舆论环境。
工信部拟修订《车辆出厂合格证》国标
10月21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车辆出厂合格证》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合格证包括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储能装置单体及总成等关键信息为核心,在合格证上完整、准确地展示其关键信息,旨在强化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监督管理,从源头筑牢产品安全防线,支撑汽车行业生产者履行信息公开责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