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王思聪以近50万元的高价购入百吋电视的消息曾引发广泛关注。八年过去,随着技术成熟与成本下探,百吋电视的入门款价格已降至六七千元,大屏电视正加速走进普通家庭。
近日,京东方面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0月,平台百时电视的销量已突破25000台;在“双11”期间(10月9日至10月20日),百吋电视成交额环比增长3倍、同比增长5倍。同时,京东联合多家机构公布《2025电视观看距离标准》显示,100吋最佳观看距离是3-4米,为大屏电视的普及提供重要参考。
在需求爆发的同时,行业也纷纷加码布局百吋赛道。三星、TCL、海信相继推出115/116英寸巨幕电视,新入局的追觅也将首款产品瞄准100英寸。据不完全统计,仅上半年市场上推出的泛百寸新品超过53款。目前,海信、TCL、创维、小米四家品牌已共同占据超过85%的市场份额,百吋市场成为高端竞争的焦点。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敏指出,百吋电视能快速增长的动力,在于用户决策逻辑的转变,消费者从为功能付费逐渐转向为场景价值和长期体验付费。
在2010版《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蒋梦婕看来,以前用小屏看的是剧情,现在用百吋大屏就像真正走入剧情,能切身感受黛玉当时的心境。
“百吋电视的普及意味着家庭场景、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从买电视变成了买体验。”京东家电家居黑电业务负责人认为,技术升级是推动这一转变的核心动力。从显像管、CRT到LED的广泛应用,再到如今Mini LED技术日益成熟,大屏幕面板的技术难点被相继攻克,成本随之下降,使百吋电视得以走进更多家庭。
随着百吋电视的普及,观看标准与场景适配也走向精细化。京东联合行业协会公布的《2025电视观看距离标准》显示,100吋电视的推荐观看距离是3米,75吋、85吋、100吋等不同尺寸对应着卧室、游戏、家庭影院等不同场景。
然而,当尺寸边界被不断突破,一个现实且棘手的难题也随之浮现:百吋电视宽达2.2米以上,在配送安装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在非官方授权渠道或部分传统家电卖场,“送装分离”的模式仍是常态。送货方只负责将电视送达,而安装调试则属于另一套服务体系。对于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家电,这种模式或许影响有限,但对于体积庞大、安装精密且易损的百吋大屏电视而言,送装分离意味着消费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进行多次沟通、等待与协调,极大地影响了购物体验。
更隐蔽的风险在于,非授权渠道可能存在的“货不对板”陷阱。此外,即便产品本身没有问题,缺乏专业送装能力的商家也可能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搬运过程中的磕碰、安装时的不专业操作导致屏幕出现暗伤、安装角度或高度不当影响最佳观影效果。这些都可能让消费者高昂的投入换来无尽的烦恼。
面对日益凸显的消费痛点,市场也在寻求变革。对此,京东推出了100%免费送装一体服务,将送货与安装两个独立环节进行衔接,由专业服务人员一次性完成,不额外收费。
在业内看来,从行业竞争维度看,此举让平台跳出价格战,通过服务升级拉动消费体验升级,从而释放中高端消费的结构性红利。随着电商平台之间竞争的加剧和合作的深化,此类服务有望延伸至外部平台,惠及更多消费者。
(《财经》新媒体综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