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司新微创SMILE pro手术突破3万例 中国屈光手术加速普惠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2025年11月08日 14:23  

本文1114字,约2分钟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蔡司披露新微创SMILE pro手术在中国累计完成量突破30000例,其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设备VISUMAX 800同步亮相,该设备可在10秒内完成单眼角膜透镜制作。

目前,中国屈光手术市场正处于规模扩容与技术升级的阶段。据Frost&Sullivan测算,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2231亿元,同比增长11.05%,其中民营机构市场份额占比42%,规模突破937亿元。在细分领域中,屈光手术与白内障手术合计占整体市场的47%,前者市场规模达730亿元,后者超339亿元。

这一增长背后,是约7亿人需求的支撑。当前,我国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30%、初中生约60%、高中生约80%,而大学生已高达90%。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14亿近视人口,其中近半数在中国。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中国近视人群将突破7亿人。

在此背景下,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地,进一步推动眼科医疗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事实上,技术演进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30年时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角膜屈光手术技术主要有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全飞秒)、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FS-LASIK,半飞秒)以及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全激光准分子手术)三大主流术式。

这其中,SMILE pro手术成为推动行业迈入智能化、个性化的关键。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晓瑛表示,SMILE pro手术具备“超快、智能、更安全”三个特点。单眼角膜透镜制作时间从传统SMILE手术的23-24秒缩短至10秒以内;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通过导航定位与眼球自旋补偿功能,提升散光患者矫正精准度,优化术后视觉质量。

政策层面,2024年出台的《角膜屈光性透镜取出术操作规范(2024年版)》,从适应症、手术流程到术后管理建立全链条标准,为技术创新划定安全边界。科普与支付端的配套举措进一步降低消费门槛。

在一系列因素影响下,VISUMAX 800自海南博鳌上市以来,该技术已覆盖全国21个省级行政区。另据华厦眼科集团代表陈凤国披露,目前,自今年5月率先完成首台 SMILE Pro手术以来,仅用104天就成为突破2000例的单体医院。

在业内看来,随着AI辅助诊断、个性化切削等技术的应用,以及行业标准化水平提升,中国屈光手术行业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技术的普及,将推动中国眼科技术进一步走向世界前列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