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重仓”中国市场 进博会上演科技创新实力大比拼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记者 高素英 撰稿人 舒志娟 | 文 编辑 | 王婧雅  

2025年11月10日 19:32  

本文3654字,约5分钟

作为各行业发展“晴雨表”的进博会,正在成为各大巨头竞相展现实力的舞台。11月5-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吸引来自155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本届进博会期间,共发布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全球首发达201项。进博会不仅推动大量“展品”加速转变为“商品”,更成为企业展示科技实力、促进行业从“产品竞争”向“爆品竞争”升级的关键平台。

《财经》新媒体记者在现场看到,携带多款明星产品八刷进博会的雀巢、伊利,一经亮相便吸引众多目光;澳优、达能、a2等乳企则瞄准“一老一小”精准营养赛道,推出多款融合科技元素的创新产品备受市场青睐;欧莱雅、耐克、宜家等品牌更是将“全球首发”作为展示重点;蔡司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设备VISUMAX 800同步亮相,该设备可在10秒内完成单眼角膜透镜制作……亚洲首秀、中国首展随处可见,使中国市场摇身一变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与应用场。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参展外企中科技巨头明显增多,从老朋友三星、高通、戴尔等悉数亮相,到法国阿科玛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等新面孔踊跃涌入,外资企业正从“参展商”向中国经济“共建者”的战略转型。而来自香港数码港的众多科技企业更是带着与AI结合的创新产品参展,他们明确表示非常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

“首发”战场全面爆发  创新是不变的主题

本届进博会规模再创新高,共吸引来自155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朋友圈”持续扩大。展会上,一系列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的新品层出不穷。

食品农产品展区依旧人气旺盛。伊利、雀巢、达能、澳优、a2牛奶公司等八刷进博会,在持续加码全家营养健康的同时,进一步关注点集中于细分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其中,澳优带来旗下六大进口品牌共61款产品,并首发NC恬睡益生菌、高钙益生菌羊奶粉等6款新品;雀巢集团集中展示了婴儿营养、惠氏营养品、奈斯派索、宠物护理等百余种产品;a2牛奶公司首次引入a2紫曜HMO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达能则全球首发用于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的粉剂产品“智敏捷”;伊利旗下牧恩黄油、环球甄选稀奶油等产品也同步亮相。

消费品展区同样亮点纷呈。耐克在中国首发Nike Mind 001拖鞋与Mind 002运动鞋,该款产品可通过鞋底微触点刺激足底神经,帮助跑者提升运动表现,预计于2026年1月上市;阿迪达斯也首发展示了2026世界杯“战袍”。此外,宜家全球首发中国新年系列FÖSSTA;欧莱雅首发26项新品,为历届最强。

上海睿农咨询高级合伙人赵恒表示,企业通过进博会进行新品首展首发,不仅能有效提升品牌形象、知名度,而且还能把握中国庞大且多元的市场需求,寻找新的机遇。

在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魏燕青看来,本届进博会最大的变化在于各品牌都带来创新产品,均专注于科技创新。未来在营养健康领域,以科创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方向。

在创新技术方向,蔡司在进博会上披露新微创SMILE pro手术在中国累计完成量突破30000例,单眼角膜透镜制作时间从传统SMILE手术的23-24秒缩短至10秒以内。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晓瑛表示, 10年前全飞秒突破1万例用了2年半,如今SMILE pro能快速普及,一是技术迭代,10秒手术大幅提升效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度;二是10多年技术积淀让患者信任度更高,这项技术真正实现了‘微创’与‘精准’的双重升级。

竞逐绿色赛道  构建可持续供应链

本届进博会不仅成为新品发布的聚集地,更成为绿色低碳理念与实践的重要展示平台。展区内,可持续元素贯穿多个品类与环节。

在消费端,可持续设计逐步走向前台。ASH联名系列鞋履创新采用雀巢回收的咖啡渣及咖啡胶囊再生铝,将环保材料应用于时尚设计中;宜家则通过展示木材、竹材、再生塑料和羊毛等产品背后的关键材料。截至目前,宜家已累计推出超4000款可持续家居产品,涵盖家居、厨具、卫浴等多个品类。

在企业战略层面,绿色低碳已从责任议题升级为竞争力核心。越来越多品牌将其作为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方向。伊利在全球生产基地推广热能回收技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近4.2万吨;澳优在荷兰投建的Pallas工厂实现无氮无碳排放,同步提升新国标产品生产效率;耐克在“Move to Zero”战略下,将零碳排与零废弃理念贯穿设计、制造与物流全流程。

在宜家方面相关人士看来,当前企业评估供应链的核心标准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强调成本与效率,转向更加注重韧性、柔性与绿色可持续性。

伊利相关人士则指出,尽管消费者在日常购物中未必能直观感知这些变化,但绿色实践实际上正深度融入其消费链路。从生产环节的废弃余料回收利用,到绿色电力运行的智能分拣物流中心,伊利正通过全链条的可持续投入,构建一个可感知、可参与的绿色消费闭环。

在本届进博会上,可持续发展正从企业单向行动转向产业协同与价值共创。雀巢在中国推广再生农业,持续进行鲜奶采购近40年,日采购量超千吨,并通过技术扶持惠及3万余名奶农,推动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赵恒表示,可持续发展并非短期冲刺,而是一场需要持久投入与产业链协作的“马拉松”。唯有通过开放协同、共建生态,才能将愿景转化为系统性的行业成果,实现从单一利益主体向价值共生体系的战略转型。

共建共享重要平台  持续投资中国市场 

本届进博会上,参展商品正在加速变为商品,包括外资在内的项目签约也在提速。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来自美国、巴西、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24家境外供应商与浙江省20家进口企业达成合作,采购范围涵盖先进设备、能源资源、农产品等。此外,上海交易团国资分团已达成意向采购订单113笔、意向采购金额27.76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而过去七届,累计意向成交额突破5000亿美元。

中国之所以持续吸引外资涌入,源于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以及不断优化的创新生态,为跨国公司带来显著的成本优势、运营效率提升与创新动能。更为重要的是,“十五五”期间,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提供新机遇。

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表示,中国已成为达能全球第二大市场,因为看好中国市场未来发展,达能计划在未来五年,推动中国成为其全球第一大市场。

a2牛奶公司首席执行官David Bortolussi指出,中国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企业既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参与者,也是持续受益者。进博会不仅为其提供了展示新产品和科研成果的窗口,更是其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共建共享的重要平台。

尽管外资企业加速融入中国市场,但在推进本土化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如何精准研发契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及实现供应链优化、科研转化与品牌建设的一体化协同。

对此,雀巢、达能、a2牛奶公司、耐克等众多品牌纷纷表示,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并以数字化推动行业升级。自2020年以来,雀巢在华新增投资超50亿元,重点布局的婴儿配方奶粉及宠物食品等领域;达能纽迪希亚无锡生产基地扩建项目于今年10月封顶,这是继2023年特医食品投产后,三年内对该基地的再度加码;a2牛奶公司升级与中国农垦合作战略,扩大合作范围。

随着AI技术向产业链各环节渗透,各企业在推动AIGC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落地。进博会期间,欧莱雅中国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加速美妆科技转型;耐克通过科技手段,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控制情绪、提高专注力。

耐克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及ACG品牌全球CEO董炜指出,公司已整合旗下Nike、Jordan和Converse品牌的创新资源,构建以运动员为核心的一体化创新体系,并在华设立首家创意制作中心,进一步连接中国消费者及运动员。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企业为历届进博会的重要参与者,今年总共380家港企参展,数目创下历来新高,其中来自香港数码港的多家高科技企业携带前沿技术和产品亮相进博会。

毕马威中国跨国企业渠道联合主管合伙人韩睿盛指出,尽管全球宏观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多数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却持续增强,甚至高于对全球经济的预期。尤其是“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列为重要任务,体现了中国持续推进开放的决心。在制度型开放政策推动下,中国正加快形成更加透明、稳定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外资长期布局中国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