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中国转型启示录 双品牌+本土化战略撬动增量新路径

来源 | 《财经》新媒体 文 | 温铭予  

2025年11月13日 15:00  

本文3237字,约5分钟

2025年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展馆内,一辆晨曦紫色的奥迪E5 Sportback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这款全新 AUDI 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与同展亮相的四环品牌奥迪A6L e-tron共同构成了奥迪“双品牌战略”的具象化注脚。

奥迪E5 Sportback

连续八年参展的奥迪,以“在中国,与中国共进(Vorsprung in China, with China)”为主题,向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中国市场不仅是其销量基本盘,更已成为全球电动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与创新策源地。奥迪全球CEO高德诺(Gernot Döllner)直言:“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并已做好充分准备,抓住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中的新增长机遇。”

双品牌战略落地见效 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

作为最早深耕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之一,奥迪的“双品牌、双合作伙伴”战略在本届进博会迎来关键验证节点。奥迪通过以中国一汽、上汽集团两大本土伙伴为支点,承载不同品牌定位与产品矩阵,同时更进一步与诸多本土产业成员深度协同,加速推进智能驾驶、车联网与电动化领域的创新,逐渐形成“传统豪华+智能电动”的新发展格局。

基于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的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打造的奥迪E5 Sportback,作为全新AUDI品牌首款量产车型,上市后收获了积极的市场反馈。奥迪·上汽合作项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透露,“奥迪E5 Sportback 在市场上的积极反响,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并印证了我们的战略方向。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引领全新 AUDI 品牌在中国迈入下一个增长阶段。”而由奥迪一汽新能源有限公司长春工厂制造的A6L e-tron将与Q6L e-tron一同进一步完善品牌在纯电领域的产品线,形成覆盖中高端市场的主力车型矩阵。

产品策略上,奥迪坚持“燃油+纯电”的务实路线,在加速纯电车型推出的同时,持续强化燃油车在智能化时代的体验与竞争力。这种“美美与共”的平衡布局,既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趋势,又能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成为其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的关键。

“我们独特的‘双品牌、双合作伙伴’战略,正开辟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博士(Dr. Johannes Roscheck)表示,双品牌业务均实现了稳健推进。

奥迪连续第八年参展进博会,首次携双品牌联袂亮相

三款车型演绎“传承与创新” 从经典到未来的技术图谱

本次进博会上,奥迪“出人意料”地带来了经典的奥迪100 Coupé S,让这款经典座驾与两款新能源车型一同构成了“过去-现在-未来”的品牌叙事逻辑。

1969年面世的奥迪100 Coupé S,作为奥迪复兴后首款轿跑,其掀背造型、无框车门,以及先进的前轮驱动和空气动力学设计,奠定了品牌“运动优雅”的美学基调与“突破科技”的创新内核。如今这款经典车型与新能源产品的同台,不仅象征着奥迪百年技术积淀,更是将智能电动时代的体验革命上升到品牌“重生”的高度。

奥迪100 Coupé S

随着奥迪A6L e-tron的亮相,奥迪在中国最具标志性的车型序列首次迈入纯电时代。作为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打造的第三款本土化车型,专为中国市场加长132毫米轴距,有望延续奥迪A6L在同级中后排乘坐舒适性方面的优势。107千瓦时电池配合800伏快充,在CLTC工况续航达770公里的基础上,20分钟即可完成10%至80%的电量补充,进一步解决纯电出行的里程焦虑与补能痛点。

智能体验方面,奥迪A6L e-tron座舱采用了最新的E3 1.2电子电气架构,搭载中国市场专属的L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与信息娱乐系统,将德系精密工艺与中国的智能解决方案深度融合,在提升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同时,更以纯正的奥迪体验,精准贴合电动化时代的需求。

奥迪A6L e-tron

作为全新 AUDI 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奥迪E5 Sportback则标志着奥迪基于双品牌战略在中国智能网联时代中的崭新里程碑。流线型的轿跑车身突出了运动属性,动力最大功率可达579千瓦,零百加速仅需3.4秒,CLTC工况续航同样达到770公里,为消费者提供包括quattro四驱在内的四种动力总成选择。

该车的核心亮点在于智能化体验,高通8295芯片、AUDI OS系统与奥迪AI智能助手共同支撑起了智能座舱的无缝流畅体验,真正做到德国品质与中国智能在出行场景下的有机融合。

奥迪E5 Sportback

本土生态协同 重塑高端出行格局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动智能化的浪潮正以不可逆之势重塑行业格局。在这场变革中,中国市场从规模扩张迈向技术引领的质变已悄然完成。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产销量连续8年全球登顶的当下,中国市场对跨国车企的战略价值,早已超越传统“销量担当”的单一维度。它不仅是检验全球车企转型成色的“试金石”,更升级为驱动全球产品迭代与模式创新的“策源地”。

在电动智能时代,行业竞争的维度也已发生转变。燃油车时代,品牌资产、产业经验、动力性能与传统工艺构成了核心壁垒。如今,用户需求从“单一功能满足”逐渐演变为“全场景生态体验”,从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流畅度,到补能网络的覆盖密度;从动力响应与各阶段平顺性,到自动驾驶的场景适配性。这些需求的升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技术研发-生态协同-用户运营”的全链条整合能力。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汽车的产品力竞争已进入‘体验时代’,所有的参数都要围绕用户的场景化需求而设计。”

在此背景下,奥迪以中国市场为转型支点,通过“本土生态协同”与“核心技术深耕”,逐步构建差异化的智能电动竞争力。作为深耕中国市场三十余年的“老玩家”,奥迪选择深度绑定中国产业链资源,构建“本土生态+开放创新”的协同模式。通过与华为、宁德时代、Momenta等头部企业的技术协作,奥迪在三电技术、智能驾驶、人机交互三大核心领域都实现突破。这种从研发端便融入市场需求的方式,使奥迪的新产品真正成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的智能电动解决方案。

市场的反馈印证了这一战略的有效性。数据显示,奥迪品牌2024年客户交付量近17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持续为品牌增长和全球转型提供关键动力。2025年被奥迪定义为“产品全面交付大年”与“战略深度落地里程碑”。年内,其在华最大规模产品布局将集中兑现,而中国市场的角色已从“输入需求”升级为“输出标准”。

当电动化与本土化深度融合,这家百年车企展现出的不仅是技术储备,更是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奥迪全球CEO高德诺表示:“我们以强劲的执行力将战略愿景变为现实:聚焦产品、流程与组织架构,并以开放姿态拥抱本土创新。”这场见于进博会的品牌革新,终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版图重构的重要注脚。而中国市场无疑是这场产业革命的策源地,它不仅见证着奥迪的转型突破,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着全球汽车产业竞争规则的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