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结束

NIFD季报系列直播 | 尹中立:科技股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直播时间】

7月28日 19:00

【直播简介】

本期我们请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荣盛发展首席经济学家,尹中立教授,为大家带来2020年二季度股市运行分析。

《NIFD季报》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国内宏观经济、中国资金流动、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金融机构等领域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

说两句...
3年前
四、市场展望: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替代是持续热点
第一,三季度经济复苏态势将更加明显。货币边际收紧,但整体宽松格局不会改变;相对稳定的复苏节奏,会增加市场关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的讨论。这种环境有利于权益市场继续维持活跃。
第二,从行业景气度来看,全球半导体行业扩张周期仍在继续,消费电子和5G应用继续升温。费城半导体指数3月以来持续向上;5月份智能手机产量已经转正,同比增加8.4%,5G手机占比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稳步走好,云计算、自主可控等领域发展也具有较高的确定性,科技周期向上态势没有改变。但考虑到二季度末的大幅上涨,股价需要等待基本面超预期信息验证。
投资者要警惕那些并不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公司,这些所谓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已经被严重高估。随着第一批科创板公司解禁股流通上市,大多数科创类公司的股价将面临压力。
第三,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周期类股票有望获得补涨。周期股方面,基建投资进一步增加。今年5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68%,其中国内销量同比增长76.3%;重卡产量、批发销量、终
端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4.1%、65.6%、61.2%;螺纹钢社会库存自3月中旬开始快速下降,去化程度已经超过50%;水泥产量同比增长8.6%,同比增速扩大。金融股中,以券商、保险为代表的非银金融股,二季度业绩大幅提升,主流券商业绩同比涨幅超过100%。地产受制于政策调控,需要等待销售数据持续验证,以此激活市场关注。
3年前
(三)新三板市场推出转板制度
6月3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对转入板块
的范围、转板上市条件、程序、保荐要求、股份限售等事项作出原则性规定。《指导意见》明确了符合条件的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可以申请转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
本次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建立转板上市制度,允许精选层挂牌公司直接转板上市,有助于丰富挂牌公司上市路径,打通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上升通道,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转板制度与“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的分层机制结合,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联互通,更好服务中小企业成长壮大。
3年前
二季度改革进程加速,后续资本市场改革方向确定,即继续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强化机构力量,为市场引入更多稳定资金。可以预期的发展方向包括:1)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速,证券、基金、期货外资股比限制提前全面放开,6家外资控股券商已顺利落地。QFII/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外资总体净流入;2)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科创板制度创新继续推进,如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引入做市商制度、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科创板再融资办法等将加快推进;3)增设银行理财子公司与保险资管,增加机构投资者数量;4)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鼓励理财子公司加大证券投资力度;5)支持险企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对权益类资产差异化监管,引导保险资金配置权益资产。
3年前
(二)上证综指编制方法进行了修改完善
在股市运行的30年时间里,上证综合指数逐渐确立了其不可替代的市场地位,但该指数也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中国石油上市首日定价48元,之后就一路下跌,上市之初市值近
10万亿元,跌至目前只有不到1万亿元的市值,拖累了上证综合指数1000余点。炒新是我国股票市场的特点之一,新股上市定价通常都严重偏高,如果这些新股一开始就纳入综合指数的计算,就会对指数产生负面影响,确有必要对此进行修改。
6月19日,上交所官网发布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自2020年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1)从指数中剔除ST股与*ST股;2)日均总市值前10的新股上市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新股一年后计入;3)红筹CDR与科创板股票将依据新方案计入沪指。
新方案针对性地解决了风险警示个股拖累股指表现、新股纳入时点股价过高,以及股指无法及时反映市场结构变化等,造成股指失真与未能反映经济现实的问题。跟踪沪指的指数型与ETF基金数量(当前仅有2只)有望增多,为市场带来可观的增量活水。
3年前
三、制度改革动态: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正加快推进
2020年二季度,创业板注册制试点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发行机制逐步完善,新三板转板制度落地,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发展有望快速上市,市场活跃度得到提升。后续资本市场改革将继续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强化机构力量,为市场引入更多稳定资金。
(一)创业板市场的注册制改革方案出台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深交所同步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8项业务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6月12日,证监会发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表明注册制改革在科创板试点取得经验之后,正在稳步向创业板及其他板块市场推广。
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系统参照了科创板制度设计方案,改革后的创业板有了明显变化,更加便利股权融资;强化信息披露,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力度;加强风险管控,提升违法违规成本等。
3年前
无风险收益率的快速走低,促使居民进行资产的重新配置,而不动产投资已经占据居民70%以上的资产份额,继续提高配置比例的吸引力下降,股票市场作为资产配置的吸引力增加。一个可见的现象是,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数量的增加,股票型基金的发行逐步升温,权益资产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3年前
今年5月份国债大跌,收益率大涨,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价值大幅调整,理财产品净值同步下跌,甚至跌破面值。来自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显示,6月30日当天,累计净值在1元以下的理财产品有272个,其中不乏R2级中低风险产品,这些“破净”产品涉及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虽然相对于12000多只的产品总数,破净产品占比不算高,但理财产品“包赚不赔”的刚兑预期已经被打破。
打破刚兑系统性地降低了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水平。从数据上看,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水平已经不断向下。据统计,各类期限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从2018年初的5%左右持续下降,目前在3.7%左右。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从2018年4%左右的水平,
下降到目前1.5%左右。货币基金收益率也在不断走低,以天弘余额宝为例,2018年中,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在3.8%左右,此后一路下滑,6月初最低达到1.3%的水平,目前维持在1.4%左右。华夏银行微信理财收益率,也从去年的4.5%下跌到二季度末约1.5%的水平。
3年前
(二)无风险收益率下降提升股市投资的吸引力
一般而论,我国金融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可以用国债收益率替代,但对于不同群体的投资者而言,他们的无风险收益率又有所区别。对于低收入者来说,他们难以参与国债交易或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定期存款或余额宝的收益率是他们的无风险收益率;对于中等收入者来说,他们的无风险收益率可以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替代;对于资金量较大的人士来说,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是他们的无风险收益率。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实施之后,打破了信托与银行理财刚性兑付,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均成为风险资产,使得各类人群的无风险收益率开始趋同。随着资管新规进一步向银行产品深入,净值化产品数量增多,打破刚兑已走到银行理财这一环节。
在资管新规实施前,理财产品主要使用摊余成本法计算净值,在市场利率波动时,理财产品底层资产(债券、票据、非标等类固收资产)价值的变化不会影响产品净值,理财产品也不会跌破面值。资管新规发布后,理财产品启动净值化管理,在市场收益率(利率)变化时,底层类固收资产价值变化,将直接体现为理财产品的净值和收益率波动。
3年前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国内市场具备比较优势,国外资金持续流入。当前,中美一年期以上国债收益率都有200BP以上差距,5年期、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利差达到5年新高,5年期收益率利差超过250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为237BP。同时,从股票市场估值水平上看,欧美股市估值水平已回到过去
10年的80%~90%分位,A股无论是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均处在低位,属于国际市场中的价值洼地。参考台湾、韩国等股市对外开放经验,当前外资持有台湾、韩国市值占比分别为38%和33%,持有A股市值占比仅2.5%左右,可见,外资增持A股的空间仍然巨大。二季度以来,通过沪股通、深股通流入A股的北向资金明显增加,北向资金净买入额突破11000亿元人民币,达到新高。
3年前
二、股市走强的背景因素分析:货币宽松与无风险收益率快速下降
2020年全球经济体流动性宽松,国内市场理财产品打破刚兑,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引发居民理财资金结构性转移,是引导股市行情变化的核心逻辑。
(一)全球货币超发,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
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全球各国均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主要央行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各经济体流动性宽松,资产价格快速回升。相对于全球市场,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提升。
3月份之后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已降至0,欧元区边际存款利率为-0.5%,日本维持2016年以来的负利率,美、欧、G20和全球政府部门杠杆率均已升至历史高位。截止到5月末,美国广义货币M2增速已经升至23.1%,创下1944年以来新高。欧元区5月份广义货币M3增速已经升至9.1%,创下2009年以来新高,距离历史最高增速(11.4%)已经不远。日本6月份广义货币M3的增速也提升至5.9%,创下1991年以来新高。
但另一方面,全球实体经济恢复缓慢。6月末,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从-3%下调至-4.9%,预计发达经济体萎缩8%,新兴市场国家萎缩3.9%,美国、欧元区、日本分别为-8%、-10.2%、-5.8%.
在货币激增和经济萎缩之间,将形成巨额货币超发。2020年一季度,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超过GDP增速16.9个百分点,仅次于2009年一季度。
超发的货币供给最终可能冲击的资产价格,就是股价和房价。在我国的证券历史上,凡是经济下行期,广义货币增速超过GDP增速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股市上涨行情。典型的如1996年至1997年的牛市,上证指数上涨了3倍;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上证指数突破6124点。
点击加载更多
说两句...
快来发表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