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给PM2.5设立一个积极目标
【本刊讯】(记者 高胜科)6月8日,北京市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3年《北京蓝皮书》,预计20年之后,北京PM2.5年均浓度才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目标35微克/立方米。当前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告诉《财经》记者,“到2030年才能达标太遥远了!实际上,国家方面的最新目标要更快一些。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是可以做得更好,无论技术方面还是措施方面,目标都会在2030年之前完成,我们争取在2020年就达到2030年的目标。”
根据2012年3月21日北京市政府下发的《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该措施中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即在2015年,PM2.5浓度要下降到60微克/立方米;至2020年控制到50微克/立方米;2020年后,力争尽早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
《北京蓝皮书》所参照的标准,是WHO为发展中国家设定的最低空气质量标准。在姜克隽看来,这样比对不够严谨,且确定的目标与治理速度也相对迟缓。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只是WHO的当前目标,随着发达国家提出更高目标,到2030年这一目标也会随之提高。依照最新的中国空气质量标准,是PM2.5年平均浓度一级标准为15微克/立方米,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这一标准高于WHO的当前标准,有助于中国在未来达到新目标。
长期跟踪国家大气政策与规划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李雁表示,《北京蓝皮书》的视野还只集中在单个城市,实际上关于PM2.5的防治思维已远远超出了城市的边界,应从区域角度做防治。
据消息人士透露,正在制定的“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从治理的时间表上也积极于《北京蓝皮书》。5月底,由环保部牵头制定,发改委、工信部以及国家能源局联合起草的“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几易其稿,到6月初,该计划已进入到国务院审议层面。这一“计划”提出了未来五年的治理目标、治理领域与治理措施,未来五年对于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投入总量有望超过1万亿元。
姜克隽等专家从能源总量控制的角度参与了该计划的制定,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包括二氧化碳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从环保角度出发,也把能源总量控制放到一起,驱动力不仅是为了雾霾问题,也把能源问题放到一起,这种研究更为全面。”姜克隽说。
实施这一计划,需要部分地区调整“偏重”的产业结构。比如,煤炭产业,即使没有雾霾,中国煤炭也已到了峰值,以后不再可能放大煤炭总量,企业应积极转向提供更好的煤炭资源。据姜克隽透露,从治理措施上,不仅局限于区域控煤,也要从机动车减排等更多方面,做到更精细化的多种治理方式。
此外,区域联防联控的面积将要扩大,目前全国上层空气污染已达到140万平方公里,首先要把联防联控的区域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之后,逐步扩展,预期目标将会达到三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联防范围,比如京津冀地区将慢慢扩展至中部、东部地区。
进展
多晒太阳或可减轻哮喘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多晒太阳或有助于减轻气喘(也称哮喘)。原因是,维他命D可以抑制气喘患者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体内维他命D不足,有可能使气喘病情加重。维他命D是经由晒太阳,在体内自行产生,它对气喘治疗的效果,还没有进行过实验。
目前,多数气喘病患接受了类固醇治疗,但类固醇不见得对每个人都有效,研究指出,人体免疫系统里存在一种有助于对抗呼吸道发炎的化学物质,它如果过分活跃,气喘反而会更严重。
Wi-Fi可助手势操控家电
美国科学家正在开发手势识别新技术,即通过使用客厅里的一个经改装的Wi-Fi路由器和几个无线设备,用户仅用一个简单的手势就可在家里的任何房间操控自己的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
此项被命名为“WiSee”的技术更简单、便宜,并且用户不必在同一房间控制其设备,因为Wi-Fi信号可穿越墙壁,不受视线或声音障碍的约束。如果用户想使用WiSee,必须执行一个特定的重复手势顺序来获得接收机的访问权。此种密码概念将保持系统的安全和防止邻居或黑客控制用户家中的设备。
看科学
近日,英国某设计公司利用3D 打印机,一周时间制造出一款用于火灾现场的防毒面具,该面具改良了英国国防部和美国消防处的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