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请上车,无人驾驶!
陈庆春/文
一个由谷歌2009年创立的近乎梦想般的自动驾驶实验室项目,正慢慢地变成现实。
6月6日,在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沃尔沃汽车产品战略及车辆产品线管理高级副总裁莱克斯·科斯迈科斯表示,堵车辅助系统在一两年内即可商用,完全自动化技术十年内商用。堵车辅助系统,即:根据探测系统,车辆可跟着前面的车流且保持一定车距自动往前走,驾驶员自己不用操控。
谷歌提出了概念,传统汽车企业则开始将这一梦想分步骤地变成常人可以实现的事情。
传统车企认为,实现无人驾驶需经历四个阶段:驾驶辅助,包括堵车辅助系统等;部分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完全自动化。
按这一节奏,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预计,全自动汽车将在2025年入市。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电器及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预测,2040年无人汽车占比将达到70%以上。
谷歌有更乐观的估计,自动驾驶汽车有望在三年到五年内正式上路。到目前为止,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确实已在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获准,而在夏威夷、新泽西、俄克拉何马和哥伦比亚特区的议员们也正在审议类似的提案。
基于此,沃尔沃、奔驰、宝马、奥迪、日产、博世等车企均已涉足其中。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形成在即。麦肯锡近日发布报告称,未来5年-10年,无人汽车将带动上万亿美元的投入;2025年,无人汽车能够产生2000亿美元至1.9万亿美元的产值。
更奇妙的设想在于,在无人驾驶全面驶出之际,所有车辆将通过网络互联,车与车、车与交通指挥系统之间可适时交换数据。欧洲车企已经建立“车辆间通讯联盟”,以开发车与车直接可以通信的统一标准。所以,车与车的对话与交互并非想象。
未来将是一个汽车互联的世界。无人驾驶不仅取决于雷达探测的灵敏度,或是激光扫描和自动感应系统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汽车接入车联网的数据交换能力。
那么,在新的世界谁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所有自动驾驶汽车都使用谷歌开发的汽车软件、地图软件,这就相当于时下的Android系统。谷歌将拥有所有数据。谷歌已经宣称,自己不会制造汽车。但提供什么样的数据服务,谷歌说了算。
在无人驾驶时代,传统车企会否沦为硬件制造商?
他说
傅成玉:大电网不利于分布式能源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称,中国单位能耗是欧洲的3倍,所以“中国的第一资源是节约”,这样可节约三分之二能源。中国的能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浪费巨大,比如把煤电输送得很远。中国的大电厂、大电网不利于分布式能源发展。
李彦宏:移动搜索将掀翻“桌面”
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在移动搜索方面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方说在桌面敲进去“麦当劳”,大家预期会出现麦当劳的官网;在手机上,则可以展示地图,还有能不能送餐上门等,这都是桌面搜索无法实现的。
同时他强调,移动搜索不能过度货币化。
快报
苹果大会新意不足
苹果开发者大会于6月11日开幕,并发布了iOS 7等多款新产品。业内评价,其产品并未带来太多新意。另外,APP Store已拥有90万个应用,去年苹果公司给开发者支付了50亿美元。
中欧光伏零和博弈
6月4日,欧盟宣布从6日起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两个月之后,中国光伏企业或将面临平均47.6%的巨额惩罚性关税。但全欧盟亦可能失去24.2万个就业岗位。
广铁首推高铁快运
广铁集团表示,6月15日起,中国铁路全面实施货运组织改革,铁路货运主要办理整列运输、整车运输、快运货物班列以及高铁快件等七大业务。
中海油与冰岛谋北极油气开发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正与冰岛的Eykon Energy合作申请在冰岛北极海域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和生产的许可。若成功申请到许可证,中海油将首次尝试在北极展开海上石油钻探。
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