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红线

2014年06月24日 14:11  

本文853字,约1分钟

要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红线,知道哪些地方可能会冲击红线,就要把握好政策风险、操作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红线。互联网金融要加强“三线建设”。

黄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人

 

要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红线,知道哪些地方可能会冲击红线,就要把握好政策风险、操作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红线。互联网金融要加强“三线建设”。

首先,要理顺各种关系。第一条就是把握权利义务的界线,其实主要是三种关系,一是消费关系,即产品营销关系;第二是合作关系,即上下游的合作关系;第三是竞争关系。

其次,建立风险管理的红线。要知道哪些地方可能会冲击红线。还要把握好操作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每一个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要将可能遇到的风险一步一步梳理出来,哪一个地方不能再往前走,这条红线要划清楚。

最后,严守政策法律的底线。不能做非法集资诈骗,除此之外非法经营等等这些罪名依然没有被取消。包括温州金改,温州民间管理条例有一些地方有一些突破,但是突破只能在没有界定的情况下去突破,还应严守政策法律的底线。

预计今后国内互联网金融还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快速发展,会从城市渗透到农村。而且今年形势和去年大不一样,今年还会涉及到普惠金融,普惠到农村、牧民等等;第二,互联网金融会进一步从高端客户走向草根屌丝客户;第三,从PC端加快转移到手机端等移动端。

第四,从金融内部循环到金融和产业循环互动会进一步明显。互联网金融资金的流向如果继续现状,即还是让资金空转,就没有创新的意义,应该是资金通过互联网金融创新流向实体产业、实体经济中去,今后这种趋势将进一步明显。

第五,互联网金融国际化会进一步加快,目前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都已经与开始探讨中国互联网金融,而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运用互联网工具如何配合国际理财、跨境资产管理等类问题都会进一步增多。

第六,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今年是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年。如何加强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建设,我去年一直在跟高层建议用行业自律,但是看来行业自律的力度还不够,所以今年规范建设可能会改变一些。比如说监管部门可能会出台政策,甚至一些地方还会进一步出台有关的地方性法规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财经》新媒体记者 朱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