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罗明雄
很难说银行业人均利润水平完全是因为从业人员的高智商及个人努力实现的。我们假设,银行业从业人员是其它行业人员平均智力水平的1.2倍、1.5倍,最高达到2倍,以此推算,银行业人均利润达到三、五十万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但现在事实是利润相差是太明显了。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人才等等都会向利润率更高的行业流动。只是以前很多非金融行业的人看金融行业觉得很高贵、很专业,离自己很遥远,现在终于有一次机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站就可以开展P2P业务,或者进入众筹领域,以及成为互联网金融门户,同时未来还会有开展银行业务的机会。
随着利率市场化,整个金融业,无论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形势,类似于从春秋前进入战国的状态,但是战国之后不大可能形成最后的秦朝一统天下的局面。
比如大数据金融领域,阿里小贷目前无疑是No.1,但是阿里不太可能把京东、苏宁“干掉”。在第三方支付,除了支付宝,还会有财付通、快钱等等。另外在B2B交易平台上,除了巨大的阿里巴巴等,慧聪网、马可波罗网等同样做得不错。这与当前的超市业发展不无相似,虽然有沃尔玛、家乐福,同时还会有超市发,大润发等。
所以说,跟闹革命不一样,市场商业竞争不完全是纯粹的“你死我活”,彻底消灭后的“统一”很难实现。即使极少数巨头垄断某一领域,在垄断之外也还有其它生存空间。
正处于“战国”状态的P2P行业,其中不乏以骗取投资人资金者,这是P2P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同时,还有一种情况也很令人担心,即如果有人在各个不同的P2P平台上贷款,由于各个平台之间没有信息共享,结果这个人严重“超贷”并携款出逃了!这个问题很严重、很可怕。
比如以我的身份和资质,在任何一个平台借10万元钱应该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如果我同时在1000个平台借到1亿元,这就存在着很大的道德风险。而在银行体系中这是不可能的,我在一个银行贷款100万之后,就很难在第二个银行借到100万。
也就是说,至少在P2P领域,信息共享是“基础设施”之一。而它的实现,目前从官方到民间,都开始努力。
比如作为P2P网贷门户的网贷之家,于2013年9月26日专门举办了“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首次网贷平台评级发布会” ,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的第三方评级服务,帮助投资人进行信贷平台的优劣区分和选择。同时,通过类似网贷之家这种中间平台,行业各方参与者可以开始注重黑名单共享。这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开始,以行业联盟、行业协会的形式,依托类似征信公司的角色,建立相关的系统。另外,阿里巴巴也正在探索如何建立一个基于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之外的,基于互联网的个人征信系统。
但是真正实现各个平台的信息共享其实很难。任何P2P平台都不大愿意把自己的数据“拿出来”,这相当于将自己的客户信息交出去。而黑名单只是能够去做事后的补救,对于没有不良记录的人,比如我超贷1亿元之后出逃了,补救已经来不及。所以目前,虽然很多人有推动信息共享的想法,但真正如何着手启动第一步,困难很多。因此我认为这需要随着某些小规模事件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相关政府部门的介入及召集下,把数据统一起来。
而且,在中国现有体制下,由政府出面来做这件事情相对更具有公信力和资源聚集力。目前开始逐渐把P2P平台的资金的监管纳入金融办的监管账号上进行,客户与平台借贷双方资金的流向都在政府的监管账户下,是个很好的开始。未来,随着P2P发展,实现备案制肯定是种趋势,那么整体监管就会被提上日程。这可能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