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称, 2010年这一阶层的人数为794万人,2012年迅速增长至1026万人,预计2013年底将达到1202万人。
财富来源多样化 投资需求强劲
白皮书指出,这一群体的财富来源,基本为工资或者企业分红,部分来自于企业、房地产投资及股市投资等渠道。42.3%的大众富裕阶层拥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财富来源。不超过40%的女性以夫妻共有财产作为财富来源,这显示了女性富裕阶层的资产独立性较高。
分行业来看,金融和贸易行业分别造就了19.2%和17.2%的中国大众富裕阶层,位居前列,从事制造业的占11.5%的份额,是第三大大众富裕阶层的来源。39.9%的大众富裕阶层拥有3套及以上住房。
据《白皮书》分析,大众富裕阶层人均可投资资产约在133万元左右,他们有着强烈的投资意愿。整体来说大众富裕阶层有88.0%的人群运用个人资产进行了投资,其中资产规模在300万元~600万元的人群中,有高达91.8%的人运用个人资产进行了投资。(见横版图)
调查显示,目前排在大众富裕阶层投资额前三分别是银行理财产品、房地产及股票。(见横版图)
面对股市的持续低迷,当投资者无法从资本市场获得令人满意的收益时,有62.5%的人选择了把大部分的资金用来投入银行理财产品。尽管近年来调控政策不断,房地产依然是大众富裕阶层重要的投资选择,比例达53.9%。尽管近两年股市整体表现不佳,但股票(包括股票型基金)也是受到大众富裕阶层追捧的投资品之一。保险、私募股权投资、大宗商品(包括黄金)、公益理财、外汇和期货也受到关注,但是相对不如前文所述投资产品受到欢迎。
此外,大众富裕阶层的投资选择因地域不同也有所差异,以北上广三地为例,“定位于金融中心的上海投资氛围浓厚,且拥有相当数量的金融专业人士,相比北京和广州,他们选择把更大比例的资金投入到股票 ”。调研数据显示,投资股票的上海大众富裕阶层超六成,比北京和广州更高。
理财需求旺盛 财富管理机构迎大机遇
中国急速增长的大众富裕阶层人数,为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对财富管理机构提出了要求,即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看重长期责任,这样才能实现长期的良性发展。
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富裕阶层的一个理财特点是自己去做资产配置的比例较高。宜信财富首席财富管理专家吕骐博士认为,在美国,很少会有人自己去做资产配置,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或机构去做。而在中国,理财者的“自我意识”过于强大。
但是,调查显示,无论是自己独立理财,还是委托理财,大众富裕阶层听取理财师建议的占有较大比例。其中28.3%的大众富裕阶层明确表示自己需要理财服务。这就暗示了理财机构服务的最大需求,为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大机遇。
吕骐博士指出,财富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说只是为了挣钱,而是提高生活品质。理财只是财富管理很小的一部分,财富管理包括更多的服务,更多元化的服务。比如通过养老计划、子女教育规划、税务规划、遗产传承规划等服务来解决家庭面临的种种挑战,这是提高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