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健庄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背景下,财富管理从线下转到线上,部分互联网投资理财模式正在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改造这个领域,赋予这一领域新的生命力,如众筹、P 2P、资管产品流转、再如宝宝军团,都正在蓬勃发展。
互联网财富管理的市场环境
做任何领域都需要有一个适合的切入时机,早了就是炮灰,晚了就没你什么事了。互联网财富管理也是一样,所以要先观察当前的市场环境。
首先,财富管理的核心需求是不会变的 — 即帮助用户获取风险匹配的收益。这对投资能力专业性的要求极高,虽然整个行业的水平还有待加强,但不可否认已经出现不少的具备了一定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能力的机构和团队,而这种能力及其所搭建的服务体系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低成本复制的。
其次,互联网已经从 20年前的工具、10年前的行业,发展为现在的虚拟经济体,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服务非常完善,向传统行业的渗透也在不断加速,同时成熟的支付清算网络也为互联网财富管理业态奠定了基础。
第三,财富管理中一部分解决方案和产品具有数码化、标准化的特征,而另一部分产品却有着长尾非标、线下服务依赖的属性,从前两个特征来讲,属于完全可被互联网替代的品类,而后两个属性则可通过 O2O服务来强化。
第四,财富管理的互联网化之所以发展较慢, 主要还是在于其用户群体的成熟度。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5后”已逐渐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进入财富积累的阶段。同时,这一年“宝宝”军团开启了互联网人群对财富管理的心智,让他们逐渐认识到互联网理财的便捷性和必要性。因此,就互联网财富管理来说,主流人群购买主流产品的时代即将徐徐拉开帷幕。
第五,金融监管的每条禁令后面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层还是鼓励创新的,只要不踩红线就可以去大胆尝试,整体趋势也外松内紧,这种趋势到最后很可能就是混业经营和对互联网财富管理创新业态的认可。
互联网财富管理的类型选择与切入点
未来是混业经营的时代,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而做互联网财富管理就得有所选择。概括而言有四种模式:一是平台,大家都来开店;二是零售,即 B2C,上游组织投资渠道,下游做用户;三是品牌店,本质还是 B2C,只不过是自产自销;最后是 O2O,既可以是一种独立的模式,也可以是前三种的补充。B 2C加 O2O无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还是对互联网公司、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想像空间足够大。
基于此模式,有哪些切入点可以去“踩 ”呢 ?
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甚至超过 PC 互联网用户数,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让很多 PC互联网企业再次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所以直接从移动端切入或许将赢得一些市场时间。
第二,互联网只能免费吗?互联网财富管理可以免费,但也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在有强大品牌背书的情况下,提高收费标准反而有利于发展,比较典型的案例是陆金所,当所有P2P网贷平台都在打价格战把资金成本做高后, 陆金所依靠平安集团的背书和对项目的风控能力压低资金成本达到其商业目的。
第三,有没有可能把财富管理变成消费和娱乐,变成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需求,让财富管理的过程变得快乐?“85后 ”年轻人开始成为主流人群,根据其行为特征由消费金融和娱乐金融切入互联网财富管理,称之为快乐理财,认真生活,例如投资工具游戏化生活平台。
第四,互联网的精髓是让中小客户获得与 VIP 客户同等的服务机会,传统的线下财富管理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每个理财师服务的客户是有限的。但在线上,特别是基于 LBS的移动端,用户与顾问之间的交流可能变得更加容易,可以通过某些好玩的方式让他们建立起信任甚至追随式的社交关系。而为了避免销售导向的理财服务,可以采用用户盈利情况等指标来考核。
第五,可以考虑“基础账户 -多品类 -应用场景 -生活化-娱乐化 ”的路径,充分发挥数据模型的力量,利用直投渠道和产品渠道进行多样化、创新化的投资管理,融入用户心智。
作者健庄为国内首家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ItFinance发起人
(本文根据作者在互联网金融千人会早餐会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