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撒切尔时代的遗产

2014年08月14日 11:42  

本文635字,约1分钟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英国与美国都面临着国内经济与社会的巨大挑战与难关,分别出现了三个伟大的历史人物:邓小平、撒切尔、里根。这三位领导人都凭借历史感、高瞻远瞩的愿景与坚定不拔的决心,开启了各自国家全面改革的进程。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英国与美国都面临着国内经济与社会的巨大挑战与难关,分别出现了三个伟大的历史人物:邓小平、撒切尔、里根。这三位领导人都凭借历史感、高瞻远瞩的愿景与坚定不拔的决心,开启了各自国家全面改革的进程。尽管这三个国家的制度不同,改革措施也因此不尽相同,但是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要素、强化个人与企业的主动积极性和刺激创新的机制等方面,它们的基本趋向是一致的。

30多年过去了,这三个国家的改革措施在给市场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从2008年秋季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13年初撒切尔夫人的去世,在全球引起了对撒切尔政府与里根政府改革措施的重新评价。其中心问题是:支撑当时改革背后的理念、目标、动力是什么?当时的改革是开创了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还是最终引发了本次的金融危机?这些中心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伟人的评价,而且对当今新型国际环境下的中国有重要的启迪。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