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镇化模式比较

2014年09月12日 18:34  

本文5780字,约8分钟

城市发展应该以城市群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多样化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十年来,城镇化既增加了投资又推动了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持久动力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城镇化依然是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最大的潜在内需。

无疑,加快城镇化已经成为政府、学界的共识,但中国的城镇化究竟采取怎样的模式,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中“新”要体现在何处,值得深入思考。曾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的沃利·恩道曾经感叹:城市化极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

正确选择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生态文明的核心课题,而且也是确保中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之关键。国内外现有城镇化模式的比较,将有助于减少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可能失误。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