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信托”融资探路

2014年09月12日 18:34  

本文7459字,约11分钟

将粮食作为信托产品进行质押融资,既有助于各利益方形成共赢,又有助于农业上下游产业链打通。但这一民间自发实践如何与官方进行互动,目前仍无有效途径

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题,2003年3月,中国第一家由农民自发成立的资金互助社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闫家村出现。以此为发端,以“资金互助”为名的农村互助式金融组织在中国各地不断涌现。是谓中国农村金融领域十年来最重要的增量改革成果之一。

但与村镇银行及贷款公司相比,农村资金互助社实力却最为孱弱,解决农户贷款的能力也受到限制。究其原因,“身份虽扶正,融资仍无路”,可算其一。

此种背景之下,“粮食信托”开始在梨树县等地纷纷“萌芽”。目前的做法是:以粮食作为核心,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盘活粮权,使其作为质押进行融资。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