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综合通胀指标

2014年09月12日 22:25  

本文3644字,约5分钟

通货膨胀、实体经济与货币政策是互动的,也是轮动的。由此,通货膨胀不能仅仅指狭义的CPI 指数,还应该有广义的概念

在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中,几乎所有国家都以CPI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但从过去60年中央银行盯住CPI实施货币政策的成败经验看,单纯盯住CPI似乎有缺陷。由此,世界主要中央银行,包括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有些“变革”:货币政策既要盯住物价,又要盯住资产价格。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一是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也主要以CPI衡量。

然而,通胀不仅仅是狭义的CPI,而应该是广义的价格指数变化。如果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劳动力价格(工资)、CPI、房地产价格等综合成一个广义的通胀指数,或许货币政策更能够有的放矢,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必须用强力措施去治理房地产价格了。西方货币政策的实践也是一边在应对以CPI为主要内容的通胀,一边兼顾资产价格。在技术层面,我们是否也可以与“国际接轨”?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