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教育为何必要?

2015年02月02日 18:47  

本文6476字,约9分钟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很多,离规范要求相差甚远。需要充分比较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的利弊

近来,马云等一大批企业家纷纷办大学。这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好现象,也可能意味着,中国私立办学传统的复兴与回归。可能很多国人已经遗忘,我国历史上曾经长期保持民办教育或私立教育大国的地位。2500多年前,孔夫子就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私立教育大家。孔子所倡导的儒家伦理早已部分内化在我们的言行之中,无论我们自己是否喜欢。

我国目前是一个公立教育大国。众多父母们望子成龙,自己省吃俭用,把大把大把的钱花费在子女教育上。不过,公立教育的质量实在堪忧。孔夫子的《论语》开首就谈学问,而他所谓的学问,首先就是指做人的学问。韩愈《师说》里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其首要目的“传道”,也是涉及做人的学问。我国的公立教育很难说达到了这一目的。

2014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按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需要,通过了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一揽子修改的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增加了关于健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发展学前教育等基本制度的规定,完善了高校设立审批、经费投入等管理制度,把部分高校设立审批下放到省级政府,明确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这也为我们参照各种教育体制改革设想或者实践提供了契机,其中也包括哈耶克的教育思想。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