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末,旨在达成一份全球气候协议的努力在哥本哈根以失败告终。当时,一家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将这座城市描述为“气候犯罪现场,犯罪的男男女女逃往机场”。
六年之后,当各国政府领导人汇聚巴黎再次努力试图达成一份气候协议时,将重温这一犯罪场景——至少在比喻意义上。这一次,他们将在吵吵闹闹中弄出一份协议。这份协议是否能在抑制碳排放增长上起到很大作用,或者满足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产生又破灭的任何其他期望,值得人们怀疑。
各国将在2015年批准一项气候协议——某种程度上的
2009年末,旨在达成一份全球气候协议的努力在哥本哈根以失败告终。当时,一家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将这座城市描述为“气候犯罪现场,犯罪的男男女女逃往机场”。
六年之后,当各国政府领导人汇聚巴黎再次努力试图达成一份气候协议时,将重温这一犯罪场景——至少在比喻意义上。这一次,他们将在吵吵闹闹中弄出一份协议。这份协议是否能在抑制碳排放增长上起到很大作用,或者满足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产生又破灭的任何其他期望,值得人们怀疑。
气候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