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社会矛盾待解

《财经》杂志 王玉清 | 文  

2015年11月03日 10:17  

本文5594字,约8分钟

如果政府要继续有效维持社会秩序,就要通过冲突方在权力关系中的结构调整,实现社会系统再整合,更为平衡地分配社会资源和利益,达到渐进式社会变迁的目的

2014年至今,中国香港出现了一系列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现象,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也愈演愈烈。按照现代社会学的冲突理论,非常强调社会冲突所带来的社会整合等一系列的“正”功能,但今天香港社会的现实显然仍无法被纳入这一范式。

造成这一窘境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回归以来,香港的经济发展虽几经起伏,但因受到内地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助推,仍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但香港却忽视了如何去应对这一增长结构内部的不合理之处,亦未对长久以来的利益分配不均保持警惕,由此导致了社会中各类戾气的不断郁积,最终变成了作为“非物质性”的社会冲突的“物质性”根源。

另一方面,由于香港特区政府及学界仍然缺乏对当下一系列问题抽丝剥茧的分析及判断,使得其对于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处于“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状态。如此一来,在临时性应对政策解决小问题的同时,却酿成了大问题出现的隐患。最终在经济社会等一系列政策缺位的前提下,社会冲突的“正”功能始终无法通过政策变动得到发挥。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