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派的哀叹

《财经》杂志 詹尼·明顿·贝多斯(Zanny Minton Beddoes)《经济学人》总 编辑  

2016年02月02日 15:38  

本文2216字,约3分钟

如今这个开放、全球化的世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但眼下采取的应对行动却太少了,是激进中间派仗义执言的时候了

2015年正在走向尾声,但放眼世界,一个自由派的国际主义者却很难找到太多乐观的理由。没错,从人工智能到基因编辑,数字驱动的科技进步令人目眩,而且数字接入正在改变贫困国家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但在三个重要的方面,近十年来全球化外向型经济的健康状况糟糕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第一个威胁来自中国的经济放缓。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再启动另外一两个刺激方案,中国或许可以避免硬着陆。但服务及消费驱动的经济要取得蓬勃发展需要的是债务清理、国企改革及打破垄断,但这些却看不到什么迹象。中国的经济转型看起来将愈发艰难——旧的增长模式已经死亡,但还没有新的模式来取代它的位置。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