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形势艰难

《财经》杂志 安德鲁·帕尔马(Andrew Palmer) 《经济学人》商业事务 编辑  

2016年02月02日 15:38  

本文1708字,约2分钟

各大公司将身陷重围,面临多方面挑战

尽管银行家们不认可,但商业的好时光并没有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而结束。相反,政府和各国央行全力以赴,推高了股价,同时让各公司可以按照处于历史低位的利率筹集资金。中国的大规模刺激给它的扩张赋予了更多活力,再次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随着脆弱的劳动力市场对工资施加下行的压力,公司利润飙升:美国公司2014年的税后收入达到了1929年以来前所未见的高点。然而在2016年,商界必须直面一个事实——盛宴现在真的结束了。

可以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开始说起。多年来,各公司都可以借着跟投资者们谈谈自己在新兴市场的战略,来安抚让人尴尬的对其增长潜力的担忧。新兴市场有人口规模,有中产阶级潜在消费能力。于是,各大公司营收的分布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据麦肯锡的数据分析人员们称,1980年,全球公司20%的营收来自于新兴市场;到了2013年,这个比例达到40%。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看上去比过去小了许多。那里的增长率已经从2010年的7%放缓到了2015年的4.5%左右,而且2016年可能也少有、甚至完全得不到改善。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