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货币化与统购统销

《财经》杂志 高王凌 | 文  

2016年09月27日 09:37  

本文6162字,约9分钟

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村开始了一个“去货币化”的过程,历代沉积在民间社会的一大批金银等硬通货或被没收,或转入地下;土地丧失了价值,其他各种行业受到重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年的研究中,剩下的最大一个“谜”,可能就是“统购统销”了。它成了一个令人视为畏途的老大难问题,其难点包括统购统销的决策及其早期实施等等。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进入视野,例如“去货币化”等问题。

统购统销的实行,确实有许多难解之处。例如,它一开始是为粮食紧张而发的,但它能够达到增产的目标吗?统购以后增购的粮食,可能有一大部分是被统销去了;即使粮食拿到手,政府补贴也越来越高,积重难返。而且与农民撕破了脸。

对于中国经济历史,朱嘉明舍弃“低层”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说,而从“高层”的货币金融角度看待经济历史。按照这种观点,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村开始了一个“去货币化”的过程,历代沉积在民间社会的一大批金银等硬通货或被没收,或转入地下;土地丧失了价值,其他各种行业受到重创。中国2000多年来藏富于民、允许个人创业制造财富的传统被废弃,这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