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暂不宜实施利率走廊调控机制

《财经》杂志 李扬 | 文  

2016年11月15日 12:38  

本文3043字,约4分钟

当下中国,要紧的不是实行利率走廊制,而是沿着市场化的方向,创造并夯实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实施的诸项基础条件

本世纪初,少数废除法定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尝试在货币政策操作上使用利率走廊方式。此次危机以来,面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纷纷失效的窘境,又有一些国家开始对这种利率调控新范式表示出兴趣。鉴于这些发展,一些专家学者建议尽快在我国推行利率走廊机制,货币当局亦有将此列入未来金融改革方案中的意向。

不宜将实施利率走廊机制列为我国近中期金融改革方向。原因有二,其一,实施“零准备金制度”,是实施利率走廊机制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法定准备金率目前高达17%,距离实施零准备金率制显然十分遥远,而且,我国目前尚无任何要对法定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的迹象。其二,更重要的是,从全球实践来看,利率走廊机制目前尚未定型,而且仍然只有少数国家真正实施。因此,将利率走廊确立为我国货币政策未来发展方向,实践和理论的根据似都欠缺。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