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微博

《财经》杂志 本刊记者 刘一鸣 | 文 宋玮 |  编辑  

2016年11月29日 11:57  

本文8120字,约12分钟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中,曾经出现过几次明显的价值重估,其核心都是相关公司找到了稳定的营收模式,微博是刚刚发生的一个案例

为了介绍微博颇为复杂的商业化工具,新浪微博时尚电商事业部总经理余双每年底都会去深圳开一场会议。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2013年的那场发布会是最冷清的一场,2012年和2015年都人满为患。

“当你经历过起,经历过落,再经历起的时候,你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余双对《财经》记者说。如果要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那就是2012年和2015年的两拨人已经换了,但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没变——如何赚钱。

自2009年上线至今的七年时间中,微博走出了一条“U型”曲线,从当年的“围观改变中国”变成了多元化大众信息的消费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是商业化的成功,微博在2015年Q3至2016年Q2四个季度内净利润都保持300%以上的同比增长,2016年Q3也同比增长了156%。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