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朗与中国的故事

《财经》杂志 叶芳 | 文  

2016年12月05日 12:03  

本文5797字,约8分钟

“若想在世界上留下雪泥鸿爪,人们就要休戚相关。”让我们许多人休戚相关的除了家人、挚友,甚至也可能是我们不太熟悉或素不相识的人。但世界就是这样连接了起来,而罗朗是串联这个世界的一束多彩的光

北京三联书店韬奋图书中心二楼一侧的咖啡馆两年前就已消失。这之前,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外国人,中等个子,肩上永远一个帆布挎包,衣服前襟经常敞着,走路脚步很快。

在二楼咖啡馆,他或独自安静地待在那里,或与人攀谈。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这里的常客,随着岁月流逝,他的举止行为越来越像北京人,不仅口音,更是交往方式。是不是他的精神气质已经远离了他真正的故乡?说起他,很多熟悉他的北京朋友都脱口而出:“哦,那个法国人!”

他叫罗朗(Laurent Ballouhey),北京出版界很多人都认识他。人们也许不知道的是,罗朗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来华之前,就已经到过中国,并且生活在北京。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