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可控性非常高,重复率在我的实验室达到了90%。”半年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正春风得意。那是2016年6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过道都挤满了学生,韩春雨在介绍新发现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讲述过程中,他愉快地抖了很多“包袱”,基本都响了——人们报以阵阵笑声。
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称,发现一种叫NgAgo的酶能够用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而且,它可能比最时兴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更精确、更通用。
对韩春雨研究成果的质疑一波接一波,利益相关者和机构也逐渐浮出水面
“实验可控性非常高,重复率在我的实验室达到了90%。”半年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正春风得意。那是2016年6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过道都挤满了学生,韩春雨在介绍新发现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讲述过程中,他愉快地抖了很多“包袱”,基本都响了——人们报以阵阵笑声。
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称,发现一种叫NgAgo的酶能够用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而且,它可能比最时兴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更精确、更通用。
韩春雨事件,学术界能否自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