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静待“冰消雪融”

《财经》杂志 文 | 胡俞越 张杰  

2017年01月10日 10:08  

本文6031字,约9分钟

在重视风险的同时,也要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使投资者在面对风险事件的冲击时做到有“器”可用

在2016年接近尾声的12月,我国资本市场可谓“好戏不断”。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持续贬值,美联储加息更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债券市场可谓“风起云涌”。三起利空事件——国海证券“萝卜章”、华龙证券技术性违约以及某货币基金遭遇巨额赎回,使得本已剧烈调整的债市“雪上加霜”,虽然目前已经得到解决,但信任裂痕短期内难以恢复。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股票市场。而股票市场在经历了“双十二”的暴跌后,也处于震荡行情中。面对资本市场的起起落落,投资者对风险规避有更强的诉求。因此,我们在重视风险的同时,也要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使投资者在面对风险事件的冲击时做到有“器”可用。

目前来看,自2015年中金所对股指期货投机交易严格限制之后,作为重要避险工具之一的股指期货受到“冰封”——市场流动性严重匮乏、市场深度严重不足。从2016年5月底IF1606合约闪电跌停事件就可以看出如今股指期货市场的尴尬现状。流动性严重匮乏使得股指期货相关功能名存实亡。一方面,对投机者的限制使得套期保值者和套利者缺乏对手盘,而套期保值又是股指期货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这进一步导致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另一方面,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作用。但受限后的股指市场时常处于深度贴水状态,价格发现功能也受到影响。

股指期货受限以来对各类投资者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恢复股指期货的呼声此起彼伏。近期有消息称,在证监会派出机构期货监管干部培训班上,监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股指期货将择机松绑。2016年12月23日,刘士余主席和方星海副主席去中金所调研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股指期货松绑而做准备。基于此,我们再次呼吁尽快为股指期货松绑,恢复其避险功能,让投资者有“器”可用。同时,针对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的风险事件,相关市场的衍生品创新也应加快步伐。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