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推进,经济格局持续转变。尽管自身资源丰富,但一个又一个行业的在位企业相继输给了初创公司。传统零售商进入电商领域后,依然无法对抗天生的数字公司亚马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汽车公司电动汽车销量一直落后于特斯拉。即使出租车协会已在技术上投入巨额资金,仍不能抵挡优步(Uber)的攻势。为什么只有极少数20世纪的巨头能在数据驱动的新时代独领风骚?
本文三位作者在自己开展的名为“实业家之窘境”(The Industrialist’s Dilemma)的斯坦福商学院课程中探讨了上述问题。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等学者已经给出了部分答案。所有公司的内部系统(包括指标、资源配置流程、激励措施、招聘和晋升措施以及投资战略)都是为支撑既有商业模式而设立的。这些系统一般都已成熟,极难改变,而且往往与对数字商业模式的需求相左。
在访谈中,本课程CEO学员指出了另一挑战,即数字经济中价值创造方式带来的挑战。21世纪最成功的商业模式中,很多模式都是基于介入客户生活的能力而建,利用的是能够生成客户习惯和使用模式信息的软件。这些数字关系将顾客亲密度推上一个新台阶,促使公司推出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并改良客户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