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巨变下的共识重建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激荡之际,全球经济正在走上艰难的复苏之路,但持续演变的疫情和疫苗普及程度不同使各国的复苏步伐加剧分化。探寻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与经济复苏新动力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 11月27-28日,《财经》年会将再度汇聚国内外政商学界精英,深入分析全球热点,全面展望2022年及未来全球及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新趋势,共同寻求变局时代中国与全球发展新动力。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东盟寻求和平稳定的环境,所有国家须尽可能鼓励美中进行建设性沟通
应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消费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化石能源是否可以清零有不同认识 但必须努力
全球供应链重塑和工业突围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子学: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打造多元化的开放型供应链体系
减碳的关键在于改变能源结构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绿色甲醇将成为最合理的能源解决方案
“双碳”目标会给中国带来一些新的挑战
白重恩:进一步推动碳定价,有利于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中美当下的关系由四个原因造成
全国政协常委贾庆国:中美关系主要由四个原因造成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
没有一家公司会一直站在风口上
51WORLD创始人、CEO李熠:未来三年五年都是科技创新的黄金时期
如何保持创新?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成湘均:创新需找到可以落地的工具
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中国基础研究经费缺口主要在企业,导致缺乏核心技术
必须认识到新冠疫情是复杂的
吴尊友:控制疫情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
明年保增长更多需要依靠内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准确把握国际环境新变化
如何实现减碳目标?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副总裁兼北亚区总裁李雷:不希望社会妖魔化化石能源,围绕产品生命周期三个环节实现减碳目标
科技发展同时还需人文关怀
薛澜:人工智能发展要让创新驱动和敏捷治理并驾齐驱
赋能保障的体系很重要
波士顿咨询(BCG)中国区主席廖天舒:碳达峰也许会使能源和产业的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载客户端,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
快讯
COINBASE股价在第三季度盈利超过预期后上涨3%。
打开
快讯
【美股高开 亚马逊大涨12%市值骤增近3000亿美元】在亚马逊和苹果的助攻下
打开
快讯
WTI原油期货涨幅扩大至1%,报61.182美元/桶。
打开
快讯
燃油期货主力连续合约涨2.04%,报2807元(人民币)/吨。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