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裂变:碰一下VS扫码
在『碰一下』 与扫码支付同台竞技时,中国线下移动支付市场亦告别单一形态,步入多维阶段;面对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海外市场成为支付巨头的下一个角逐焦点
封面文章
支付裂变:碰一下VS 扫码
在“碰一下”与扫码支付同台竞技时,中国线下移动支付市场亦告别单一形态,步入多维阶段;面对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海外市场成为支付巨头的下一个角逐焦点
稳定币合法后有哪些发展路径
稳定币只是收付双方实现货币支付的中介物。只要是法定货币方便支付的场景或时间,人们没有必要使用稳定币这个中介物绕道实现货币支付
财经速览
财经速览
提振消费,如何厘清轻重缓急;美国《大而美法案》将增加财政赤字;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
读者评论
A 股慢牛何以持续?社会需要从“量的内卷”转向“质的突破”;大学的投资回报应从长计议
社评
金融护航新动能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中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端赖由新技术变革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需求所驱动的新动能,能
年度话题
AI重塑银行业:竞速正当时
大模型技术正在成为推动金融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各类规模机构已全面启动大模型应用规划
特别策划
AI时代,中小银行需要怎样的数据库
要真正实现AI技术在金融场景中的深度应用,高质量数据及其在场景中的运用是关键。这将倒逼银行业务系统向数智化转型,重塑银行基础设施
坚守长期主义,中国式养老的“招行样本”
养老需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这也意味着,养老金融从来不是一门短期生意,而是一门需要全力以赴、慢工出细活的事业,需要秉持长期主义
中信保诚人寿二十五载金融新实践
秉承“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中信保诚人寿以专业、创新和责任感,书写了一份有温度、深度、力度的时代答卷
中行普惠金融:多维破局润民生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65万亿元,较年初新增3737亿元,同比增速26.86%;惠及超170万户普惠客户
中国平安:绘普惠金融,行利民之本
金融机构如何在民生普惠、“化金为绿”的同时,平衡自身经济效益,是当下很多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平安,正以自身科技创新和模式变革解答这道时代命题
普惠金融在县域:进乡村,下田野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最朴实的底色,它们的梦想故事让人动容,而要让它们走得更稳更远,离不开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和有温度的金融普惠服务
银联聚焦支付主业,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国银联正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指引,依托支付业务优势,从科技赋能、场景融合、民生服务等多维度发力,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路径
阳光保险AI“进化论”:一场超3000万用户的科技革命
恰逢20周年,阳光保险在保险、科技、生态中发生的新变化,正一步步将目标带入现实,并探索出新的增长曲线
数字金融
香港抢滩数字资产
香港正同步推动着稳定币、人民币数字货币以及RWA等多种数字货币试验。积淀了百年金融传统的香港,站在开启未来数字世界狂欢的战略关口
人工智能将如何塑造世纪之争?
AI知识的大规模民主化,使之成为一个关键的领导力挑战。公司、社区与国家的领导人必须决定如何以道德且高效的方式使用AI。AI可以让你获得自由,也可以使你陷入奴役
养老金融
港人北上养老潮起,跨境医疗瓶颈待解
香港老人“北上养老”在跨境医疗方面仍存瓶颈,目前香港、内地医疗支付体系存在差异,数据互通仍是难题。如何真正打通香港、内地两地医疗堵点,仍需两地监管部门形成具体联合工作协调机制
个人养老金的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
要真正发挥制度效能,个人养老金未来的发展应当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政策优化,增强制度的吸引力与普惠性;二是通过制度创新,提升运行效率与投资回报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步入“红海”
在经历前期的高速扩张后,当前金融机构开始通过多元合作模式,与政府平台、大数据公司、产业链上游企业等风险共担、资源共享,形成“金融+科技+产业”三位一体的全新普惠金融生态
平台助贷演变,生态治理求新
监管机构、行业平台与社会组织需形成多元协同的“生态型治理结构”,以促进创新与保护并重,推动数字信贷生态可持续、负责任地发展
科技金融
低空经济上“交强险”,万亿市场如何系好“安全带”?
低空经济保险在财产损失险、责任险等领域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保险供给仍存在“基础风险覆盖为主、新兴风险适配不足”的特点,并面临如精准定价、研发端保障覆盖不足及定损争议等挑战
中小银行加速入场债市“科技板”
科创债融资主体扩容,银行跑步“进场”。《财经》据中国货币网公告统计,截至9月8日,已有31家银行发行的科创债上市流通,大多数为三年期和五年期
特别报道
中企出海逆风求新, 跨境金融范式跃迁
中国监管部门通过一系列举措力促金融稳外贸,在跨境金融服务范式重塑中,金融机构亦完成了从“单一服务提供者”向“生态枢纽”的再进阶
绿色金融
42家A股上市银行:绿色金融贷款超27万亿元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金融政策持续深化、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各类银行纷纷加快绿色金融布局,形成了覆盖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发行与投资的全链条发展格局。A股上市银行绿色金融已进入“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并重”的新阶段
识别产业需求,构建多元绿色转型金融体系
当前转型金融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提供与转型融资需求相匹配的转型融资框架,以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内在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国际镜鉴
IMF米尔斯:财政政策需聚焦消费
米尔斯表示,近几年来,中国致力于多元化出口市场和供应链,这将有效应对贸易争端带来的潜在风险
申铉松:全球经济动荡时期的稳定力量
目前,全球多个经济体的生产率增长持续疲软,公共财政状况、金融体系脆弱性亦不断积累
数说行业
数说普惠金融新变:增速分化,利差收窄
《财经》拆解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中报发现,大型商业银行普惠业务占比正持续提高,整体增速在双位数以上,但不少中小银行增长乏力
超千只养老金产品同台竞技,四类产品如何选择?
截至9月7日,个人养老金产品达到1136只,其中,储蓄产品466只、基金产品304只、保险产品329只、理财产品37只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Payment Shake-Up: Tap vs. QR Code;Chinese Firms Navigate Headwinds Abroad, Reshaping Cross-Border Finance;Stablecoins: After Legal Recognition, What’s Next? AI Reshapes Banking as Competition Heats Up